永成财经-理财投资,股票入门知识
你的位置:首页 >  金融证券 » 正文

一大学生炒股赚4亿是怎么回事?带动寝室同学一起炒股

2022-03-13 14:03

    在一般大学生眼中,买房子买车也许还只是一句空谈,但他却告诉记者,这些梦想他用股票早已经实现了。他就是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姚劲。
 

 
 
  姚劲昨天告诉记者,刚开始只是本着学习和实践的态度参与到股市中,但由于投资有道,短短4年的时间,他已经赚到了一套房子钱——30万元。
 
  入行
 
  开始炒股只是社会实践
 
  昨天下午,记者在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宿舍楼内找到了姚劲。
 
  姚劲告诉记者,他炒股已经有4个年头了,由于大学学的是经济专业,所以他从大三那年起,就痴迷于股票。“首先想到的是进行社会实践,看看书本中的东西到底能否运用到社会中,再者也是检验自己的生存能力。”
 
  为了炒股,他背着父母将自己的生活费和此前积攒下来的零用钱存了起来,开户炒股。“那时,股市可以说并不景气,我被套牢是经常事。”但是,他从没有对中国股市丧失信心。4月份,他就将毕业了,而工作单位也与其预期的完全吻合,“已经和一家证券交易市场签约了。”
 
  态度
 
  父母并不支持儿子炒股
 
  虽然家境较为富裕,但在起步阶段姚劲并未获得家里的支持,但是几次成功过后,父母的态度也随之转变。他告诉记者,家里人在听说他偷偷炒股后,父母曾很严肃地找他谈过一次话,“那次谈话简直可以用斗争来形容。”因为这事儿,他还和父母保持了一段“距离”。
 
  但是,2004年的一次成功经历改变了这一切。经过潜心研究,他发现了一只股票极具潜力,“当时是每股7元多,我马上买来了2000股。”而这只股票也没让他失望,短短几天就一路飙升,涨到了每股10元。几天时间,就赚了四五千元。他父母被此事彻底征服,决定对其进行全方位支持。随后,他拿着父母借给他的20万元,大量购买该股,最后持有该股超过了3万股。
 
  前几天,久未回调的牛市让他觉得非常不塌实。“根据我的分析和计算,股市肯定要在春节前后有所调整。”最后,他以每股净赚不到20元的价格抛掉了手中持有的所有股票。这样算下来,除去还给父母的20万元,他总共赚到了30万元。
 
  影响
 
  带动寝室同学一起炒股
 
  在这几年间,姚劲完全可以说是学校内的风云人物。在他的带动下,同寝室的同学都参与到了炒股大军中去。“大家都是学经济和管理的,对于股票可以说并不陌生,他能行,我们也可以。”昨天下午,在其宿舍内,姚劲的同学们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。而姚劲说,早在刚读研时,大家天天讨论的话题就是股票。而在他的带领下,全宿舍上下一条心,每天都要开个“操盘手会”,研究当日的大盘和国内国外最新消息。
 
  “这几年下来,同寝室的室友们赚得最少的也都把学费给赚回来了,无形之中也贴补了家用。”但是姚劲对记者坦言,炒股让他失去了大学时代的不少乐趣,“平时大家去游泳、踢球时,我只能在证券交易所里或电脑前看大盘。”
 
  [家长看法]
 
  家长普遍不支持大学生炒股
 
  昨天下午,记者随机对沈城部分大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随机调查访问,在听说这一消息后,家长们不约而同的感到了惊讶。
 
  在沈城某机关单位,一大学生的家长刘女士在听说此事后连呼“不可能”。但是,在经过短暂考虑后,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孩子家长一次性给了孩子过多的生活费所致。而记者在对20名大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后发现,其中有17位对此表示反对,他们均表示孩子还是应该以学业为主。只有3位家长表示可以理解,并尊重孩子的看法,但是表示股本来源一定要是“正规”的。
 
  [专家观点]
 
  股市有风险不鼓励学生炒股
 
 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木西教授在谈到大学生炒股时认为,大学生炒股行为显然是弊大于利,高校和家长不应该支持。
 
  他认为,大学生处在学习阶段,应当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专业学习上,而一旦投资炒股,便难免占用学习时间,这样肯定会影响到学业。此外,炒股还需要雄厚的资金和良好的心态,“大学生自身并没有经济收入,日常生活开支都是靠家里的生活费,不具备炒股的经济条件。”同时,他还认为,大学生都很年轻,思想也不成熟,炒股一旦失败对他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,他们将很难承受这一结果。
 
  他还说,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,炒股一方面固然可以使大学生得到锻炼,但毕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投资。一些大学生认为炒股可以增长社会实践能力,而选择勤工俭学、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求职等方法进行社会实践则更意义。再者,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投身炒股,大多是出于利益驱动,想通过炒股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。正因为炒股具投机性质,大学生即使能够在炒股中获得一定经济利益,也将不利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塑造。
 
  [记者调查]
 
  大学生炒股成普遍现象
 
  连日来,记者调查发现,像姚劲这样的炒股大学生在沈绝不是少数,已成为普遍现象。昨天下午,在中山路上某证券交易所内,记者看到,某高校大学生刘志明(化名)忙得不可开交。他告诉记者,他于去年开始炒股,“当时学校组织模拟炒股,几次下来,觉得这里学问很深,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。”随后,他就开始利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零用钱在股市内小试牛刀,“我同学早就开始买了,去年他们投资的是基金,都赚了。”而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,不少沈城大学生们均有“存银行不如买股票”的想法。
 
  记者发现,大学生炒股大多成本并不高,多至1万元左右,少则1000元不等,这些“成本”来源主要是父母给的生活费、学费,还有一些同学将打工收入也投入到股市中实盘操作。本组稿件由记者 田勇采写
 
(责任编辑:黄芳)
标签:
Top